由于野外工作的限制,我们课题组经常利用节假日查阅档案,进行对照研究,以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为了便于我们工作,档案室同志主动放弃休息,为我们提供了最大方便,在档案室同志的大力协助下,我们课题组完成了"九五"攻关课题的总结,并通过国家科技部2000年现场验收和总验收,并通过鉴定,认为总体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我们课题承担的"长武县果、畜产业化示范及综合农业技术推广"2001年通过鉴定,认为总体成果达国内领先,部分成果达国际先进水平。在档案室的支持下,我们完成了"十五"国家攻关立项报告,完成了同南京土壤所合作研究"中国主要生态系统NPK循环与平衡研究"的申请报告,并已获准。同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西部基金的申请,这些工作离开档案室的支持,是无法完成的。
林科院校区由于近年来会计人员岗位变动大,在应收款、应付款往来帐务中许多明细科目仅仅是一个数字摆在帐上,而当事人有的已调离,有的由于时间长也不能详细说清,所以对于我们后来进入财务科工作的人来说只有通过查对会计档案,了解到每一笔应收、应付款挂帐的由来。 1986-1994年单位银行帐与银行对账单(4个账户)一直不符,通过利用会计档案,核对清楚了不符的原因是账户之间串户,单位与银行之间未达账款以及会计运用科目错误等,并进行了相应的调整。1991年单位进行财产保险一年,金额6965元,一年到期后,但一直无人过问此款直到2000年通过查帐,查清了来龙去脉,今年将此款要回。 总之,通过利用会计档案,明确了单位与单位之间、单位与内部成员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对划分经济责任起了很大作用,同时,通过利用会计档案,对财务管理工作给予了很大帮助。
2001年5月初,在建设杨凌、改造杨凌、美化杨凌的号角下,有关领导对原植物所校区临街1号楼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这座楼年代久、不美观,有必要拆除;二是若不拆除,就要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外观搞得要象新建筑一样。为此,我们后勤集团房地产公司专门组织了一班人专门对1号楼进行研讨,两个方案的取决,关键问题在科学依据。因该楼建于五十年代初,历史文档及图纸很难找到,我们却在水保所校区档案室找到了全套完整的1号楼图纸。我们欣喜万分,因为它为我们改造工作增添了信心和理论依据,从而我们采取了方案二。经过4个月的奋战,杨凌西农路上又建起了一座亮丽的欧式建筑风景线。此时,我们不会忘记,档案工作人员的一片心血,再次表示敬意!学校的档案为美化杨凌环境做出了贡献。
我所在园区改造建设中,利用档案室保存的历史资料,施工图纸等,为工程顺利进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1、在拆除旧科研大楼时,用1953年建筑平面图等进行了物价评估,在具体拆除中,不但没有花钱,还回收3万元。 2、我所建所时间长,供水、供电等多次改造,如果没有详细了解,一时很难查清其走向,但档案室不同时期图纸保存比较完整,为改造建设奠定了基础。 3、五十年代建筑设计图比较正规,我们从现存的图纸中可以详细地看出全所园区的自然地形标高,具体建筑物位置等,使我所新的园区规划少走了许多弯路。
档案馆成立以来,所提供查阅的资料,原施工图等,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后勤管理、工程加固改造,提供了详实的原始资料,为工程的加固,提前了时间,相对节省了资金,充分发挥了档案的作用。原西农医务楼,已使用多年,因地下跑水,导致整个楼体不匀下陷,墙体开裂,在制定加固、改造此楼方案中,档案馆提供了详实的原始资料及当年施工蓝图,给予加固方案提供了依据和技术参数,使加固、改造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取得了比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广大教职工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就医环境。
西北农业大学由1934年4月成立到1999年9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诞生经历了65年的历史。由李靖副校长主编的《西北农业大学校史》对这一段历史作一个圆满的总结。由罗志成同志牵头的校史编写组数次在档案室查找当年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的建校及西北农学院、西北农业大学各个发展阶段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组织机构、科学研究、农业推广、财务管理、基本建设、师资队伍、本专科生、研究生的增长等等资料使该书的编写顺利完成(待出版)这书的出版渗透着档案室同志们的艰苦劳动和滴滴心血。